东升庙大佛有多高,有多少个台阶?
东升庙大佛高69米,上东升庙到阴山大佛共有949级台阶。东升庙阴山大佛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乌拉特后旗,阴山大佛是中国的第三大佛,同时是北方第一大佛。
阴山大佛曾经称为东升庙阳山大佛,东升庙所处的地方在春秋战国至秦国时期,均被称为阳山,人们习惯称呼为阳山,不过现今地名为阴山。
乌拉特后旗属于“县”级行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北部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内少数民族边境旗县之一。
乌拉特后期的东升庙周边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现已探明的有色金属矿藏量占据了全区的50%以上,东升庙的硫铁矿储量位于全国第一。
东升庙大佛一共有几型台阶
曾经,内蒙古这里是一片大海,有很多很多恐龙,还有河套人相伴
阳山大佛是乌拉特后旗近年来建成的一处旅游景点,大佛始建于2014年,佛高69米,在全国排第三。大佛坐落在一个V字形的峡谷之间,通过949级台阶才能真正接近大佛,也是北方第一大佛。大佛所在的东升庙是一处年代久远的佛事盛地。据传,唐朝开元初年,就有一位叫海通的和尚在此建造过大佛,而且,还曾得到过朝廷的支持,免除了当地的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后来,东升庙逐渐发展为藏传佛教圣庙,并以地名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大佛是露天释迦牟尼站像,在其周边乌拉特后旗还将建设了郊野公园等草原休闲、山林运动、攀岩等休闲娱乐旅游景区。听当地人说,在旅游旺季和年节时,来这里的人很多。于我而言,更多兴趣在于大佛的名称——阳山——在历史上,人们称阴山最西的一段为阳山,即今狼山。因位于当时黄河正流(今黄河支流乌加河)之北,故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前214年)“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即此。裴駰集解引徐广曰:“五原西安 阳县北有阴山。阴山在河南, 阳山在河北。”
透过这个地名,不难看到秦汉时人们对于阴阳文化的重视。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
有阴山就应该有阳山。就像古代有阳关就应该有阴关(玉门关),有才的故人也许是觉得阴关不好听、不是十分吉利,也便想到了美玉的替代。阴阳相冲化万物,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道。即可从万物万事之间领悟到一丝阴阳之理。古人与后人都对其领悟,拥有不同的见解,因其万物存于阴阳之道,所以古今在各个学术中都有其影。
阴阳一词,代表了很多的意思和道理,简单笼统分为:阴阳对立,阴阳相冲,阴阳转换。现在阳山的名字被叫了回来,也是人们对于历史的一种温故。
第二天,我们向乌拉特后旗戈壁草原的腹地进发。因为已是十月的季节,远远望去,茫茫的草原之上已看不到牧草,戈壁的每一块石头也都不是独立的个体,以一望无际的姿态诉说着塞外的大气与苍凉,始终给人一种磅礴之美、雄浑之美、神奇之美和体现在历史久远的厚重之美。这也是戈壁草原与众不同。
戈壁草原也叫荒漠草原,在干旱条件下发育形成的真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旱生小半灌木起明显作用的植被性草地称为荒漠草原或漠境草原。生境及植物类型具草原向荒漠过渡的特征。分布于内蒙古中北部、鄂尔多斯高原中西部、干草原以西及宁夏中部,甘肃东部,黄土高原西和北部,新疆的低山坡。土壤为淡栗钙土、棕钙土和淡灰钙土、腐殖质层薄。植被具有明显旱生特征,组成种类少,植株覆盖度30%-40%,产草量低,每公顷产干草仅2-3kg,适于羊、马等放牧。
戈壁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地理概念。戈壁,亦称戈壁沙漠,是世界上巨大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之一,绵亘在中亚浩瀚的大地,跨越蒙古和中国广袤的空间。戈壁多数地区不是沙漠而是裸岩。向北可达阿尔泰山和杭爱山,向东可达大兴安岭,而向南可达北山山脉。
从戈壁东界算起,向西1600千米之外为新疆地区,是一个被南面的西藏高原和北面的天山山脉所包围的巨大盆地。这一荒漠占据一长1609千米、宽483-966千米的广阔弧形地带,面积约为130万平方千米。戈壁的界限北抵阿尔泰山和杭爱山;东接大兴安岭西缘;南至阿尔金山、北山和阴山;西达东天山。中文“戈壁”仅指砾质、石质荒漠,半荒漠平地,而“沙漠”则仅指荒漠、半荒漠和干草原地沙地。
乌拉特后旗也有戈壁沙地——巴音温都尔沙漠——位于乌拉特后旗和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内,狼山北部。由面积不大的雅玛雷克、本巴台、海里斯及白音查干等沙漠组成,总面积约1500万亩。
巴彦温都为蒙古语,意为富饶的高地。沙漠地势由南向北降低,至边境则成为连绵的丘陵地带。以带状、片状均分布在剥蚀残丘与干旱的山间盆地中,共同特点是以流动沙丘为主,如雅玛雷克沙漠流动沙丘占83%,本巴台沙漠占40%,海里斯沙漠占64%。形态多属新月形沙丘链,一般高度10 20米,最高可达50米。东部的白音查干沙漠以固定、半固定沙垄和白刺灌丛沙堆占优势,约占该沙漠的78%。在流沙边缘和丘问低地,特别是在湖盆周围,都有比较密集的梭梭林,最高覆盖度可达30%。
沙漠是宝地,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在我国共有八大沙漠,其中有四大沙漠分布在内蒙古。巴音温都尔沙漠便是其中之一。过去,由于巴音温都尔沙漠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沙丘每年移动10—50米,风沙危害日趋严重,沙区内的牧民,生活水平下降,人均收入减少,个别地区出现了沙进人退的局面。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是人类的共同期盼。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乌拉特后旗是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承担更大的责任,近年来,全旗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助力牧民增收致富。逐步形成政策引导、社会多渠道投入、牧民积极参与的生态经济建设新格局,促使牧民逐渐摆脱传统养畜放牧的经营模式,探索走出一条沙漠戈壁增绿、牧民增收的生态致富路,推动草原生态环境实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为其他地区作出示范和榜样,做到了经济发展要扬眉吐气,生态环保扭转了灰头土脸的被动局面。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支持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通过多年的努力,巴音温都尔沙漠大面积沙地得到治理,阻止其继续向东侵蚀,建立起生态屏障,维护河套平原生态安全,并对改善乌拉特后旗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加快沙产业发展步伐和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等都产生了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巴彦淖尔有大面积的草原、森林、沙地、沙漠、河流、湖泊等各类生态系统,治理后的巴音温都尔沙漠虽然仍然不宜人居,却更是是天然旅游的胜地。面对广袤的戈壁草原、沙地,再联想到山那边的黄河,总会使人豪迈地想起这样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也是天地的阴阳,是一种对立、相冲、转换的发展理念。
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位于乌拉特后旗巴音图苏木巴音满都呼嘎查东7公里处,距赛乌素40公里, 这里是我们当天行程的第一站。该化石区距今约7500万年至1.2亿年。1979年发现,1988年先后有中加、中比恐龙联合考察队数次实地考察、挖掘,出土了一大批距今7000万年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和多种哺乳爬行类化石。随后成为我国乃至中亚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晚白垩恐龙化石产区,该地堪称恐龙化石宝库,被内蒙古自治区定为“重点恐龙化石保护区”。
在当地提供的一份资料上,我看到这样的描述:
(这里出土的)一窝幼年甲龙头骨化石,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发现;一原角龙全骨胳化石属世界罕见;三窝完整的原龙长行蛋化石,填补了我国白垩纪哺乳类动物化石的空白;甲龙群体化石,共7具骨架,体长均在1米左右,大小相当于成年甲龙的六分之一,幼年甲龙的骨和各部分骨骼均保存完好,排成一列,保持着死前的姿态;两个刚孵化出的幼年甲龙头骨化石,其长度仅有两厘米,这是甲龙发现史上的奇迹;发掘到几具不同年龄的原角龙化石,特别从幼年、成年到老年个体的发现,在世界上实属罕见;有3窝完整的原角龙长形化石,小食的肉龙化石及与恐龙共生的蜥蜴类、鳄类、巨型龟鳖类化石的空白,并将蒙古古哺乳类的历史推前到了1000万年左右。
因为这些,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吸引了大批的恐龙研究学者、恐龙探索爱好者和旅游观光客,是巴彦淖尔市重点旅游景区。为更有效保护自然区内丰富的化石,更好地宣传和展示恐龙化石保护区的风采,保护区前不久进行了翻新工程。翻新工程主要包括建设牵引式移动临时管护房、安装监控设施、宣传教育设施等,目前已经准予投入使用。
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是触摸久远历史,探索古生物学、地理学、进化论奥秘的最直接,最生动的课堂。对地理,生物学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亲临感受。在现场,我看到实际上一片丹霞地貌,一片片地,如同火,跳动在空旷里的戈壁里,像是一位老人兴奋地舞动着青春的颜色,能把人的心内点燃。
面对这样的场景,我忽然想到小学课本里的黄河古象。
1973年的1月,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板桥乡穆旗村的一些农民在马莲河畔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指挥下进行了大面积挖掘。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古象化石运到北京后,专家们经过一系列综合研究,认为它是世界上早已灭绝的剑齿象化石。个体保存如此完整的化石在我国仅此一例,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据推测,在300万年前,甘肃地区不像这样干燥,到处有河流和湖泊。有一天,一只剑齿象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潭之中,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堆积的越来越厚,因而它的的骨骼得以完整地保存。因古象挖掘出土于马莲河畔,属于于黄河流域,故取名“黄河古象”。古象化石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4米。其年代距今约200-250万年。
在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距今约7500万年至1.2亿年的时光里,黄河古象显得太年轻,正因为如此,保护区也将我的思绪引向了一个更为悠远的空间——曾经,有着这样的一种说法——远古的黄河是流过了阴山的,而我们脚下的区域是一片海,被称为阴山海峡,而这也是片土地上能够出现这么多恐龙化石的唯一缘由。
记得,在河套博物馆,我曾经拍到过一些远古生物的模型以及河套人的一些碎骨和他们的生活场景,此时,它们和恐龙化石一起向我述说了有关河套的远古秘密。
河套人生活的时代距今大约5万至3.7万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属晚期智人。
河套人使用的石器只经过简单的捶击法加工,体积极小,主要为刮削器、钻具、尖状器和雕刻器。同时期生存的动物有野马、普氏羚羊、原始牛等45种,多数已绝种。
“河套人”的体质特征接近于现代人,在人类的进化阶段属晚期智人。“河套人”文化遗址共发现人类化石、石器380多件,还有大量的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及鸟类化石。
1922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又名无定河或者红柳河)河岸砂层中发现古人类化石,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所发现的化石有左上侧门齿一枚。齿的大小与现代人相似,齿冠结构具有原始特征。1956年在该区域又发现顶骨化石一块和股骨一段。
“河套人”文化遗址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最南端的萨拉乌素河流域(今乌审旗河南乡境内)。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初以来,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宁夏灵武水洞沟、陕西靖边小桥畔一带,发现了古人类的额骨、顶骨、枕骨、单个门齿、下颌骨、椎骨等化石。经古人类学家的研究,得出了这是三万五千年以前生活在鄂尔多斯的古人类化石的科学结论。
“河套人”遗址,在中国乃至世界是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等领域均具有较大影响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对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和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及旧石器晚期文化类型特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它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在未发现“河套人”以前,中国究竟有无旧石器时代遗存,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河套人”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掀开了中国古人类研究的帷幕。同时,“河套人”作为具有丰厚积淀鄂尔多斯文化的人文始祖,对于研究历史悠久的鄂尔多斯文化的发展沿革有了追本溯源的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弘扬鄂尔多斯地区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古人类学认为大约200万年前远古人类走出非洲的观点,在科学界没有太多争议,但认为10万-15万年前的现代人起源于非洲,争议还很大,远没有形成定论。即便“河套人”就是存在于7万年至14万年间,也不足以支持多地起源说,因为化石证据还是太少。所以,考古学界应该提出更多的证据证明“河套人”的年代。随着萨拉乌苏遗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不仅中国现代人究竟从何起源这一难题有望破解,而且该人类集团中所特有的东西文化交流特性,也将有一个答案。
……
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年代,我们所生存的这片土地上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场景,至少是现在,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秘密。告别,巴音满都呼,曾经是大河大海、日月垂野、恐龙出没的壮丽空间,那也是我们的阴阳。
- 11-18科技
ccnp考试必须考ccna吗
- 04-14生活
花园城市指的是哪个城市
- 04-13生活
衣服上沾了油渍洗不掉怎么办
- 11-15生活
属鼠宝宝取名最适用的字
- 04-25生活
十四五规划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 06-16科技
mac设置不休眠如何操作
- 11-11生活
狐狸简笔画怎么画
- 07-06生活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推荐
- 1简爱读后感心得感悟459
- 2活虾冷冻几分钟会死291
- 3蟑螂是害虫吗313
- 4致家长的一封信329
- 5oracle认证怎么考402
- 6Windows10配置Java环境教程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