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意义包括
城镇化的意义包括:1、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2、可以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3、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果。4、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城镇化的意义还有:1、城镇化可以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2、合理的城镇化可以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但是城镇化还有一些不利的影响,如果过度城镇化,弃耕抛荒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城市里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等问题。
城镇化,即是城市化,是指一个社会由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镇化的意义包括多选题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
单选20*1=20
多选5*2=10
名词解释5*3=15
简答5*5=25
论述2*10=20
分析1*10=10
第一章 绪论
一.社会学的产生★
“社会学”一词是拉丁文“社会”和“论理”二词相结合而形成的,由社会学创始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提出的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范围
(1)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方面的结构(2)农村社会变迁方面的研究(3)农村社会问题研究
三.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实地调查
(1)适合小型社区的研究;(2)代表人物:吴文藻、费孝通;
(3)费孝通在《禄村农田》中强调“亲密接触”的重要性
(二)问卷调查
优点:①不局限于对单个村落社区的个案研究②对总体情况具有更强的推论性;
③可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利于找到客观规律; ④花费时间短
四.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
(1)为深入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奠定理论基础
(2)为正确认识和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3)有利于深刻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
(4)有利于深入认识和实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美国的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1)出于美国农村现实的需要(2)政府的推动(3)实际和应用研究的培育
注:
(1)政府推动:1908年,美国总统西奥多下令组织以H.贝利为首的美国农村生活委员会
(2)应用研究:1894年,G.文森特和A.W.斯莫尔合编《社会研究导论》;
1915年,查尔斯.葛文宾发表《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剖析》
六.日本农村社会学
20世纪20年代,日本开始引进农村社会学,并使之本土化
七.中国农村社会学
1.早期的农村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
(1)京郊四个村庄的调查(2)京郊清河镇实验区
注:1.杨开道的代表作★
《农村社会》、《农村问题》、《农村政策》、《农村自治》、《农村组织》、《农村领袖》、
《农村调查》、《新村建设》、《农民运动》
2.李景汉代表作★
《北京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年);《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1925年);
《实地调查方法》(1933年);《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年);
《北京郊区乡村家庭生活调查札记》(1981年)
2.在中国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3.乡村建设运动代表人物:晏阳初的“民族再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4.农村社区研究★
费孝通代表作
《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深刻论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本质特征,即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
八.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农村研究
1.毛泽东代表作★
《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水口村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
2.1952—1953年社会学彻底被取消
3.1979年,邓小平恢复重建社会学
第二章 农民、农业和农村
1.农民的含义
(1)职业概念: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2)阶级概念:是没有土地或只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利益群体,一般与地主阶级相对立
(3)身份概念:凡是农村户籍管理的人口
2.法国社会学家H.孟德拉斯在讨论“农民社会”时,把城镇作为农民的参照系,认为“农民是相对于城镇来限定自身的”
3.农民的“生存理性”
是指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与习俗等传统力量
4.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2)农业生产在广大的空间进行,具有较大的分散性
(3)农业生产周期长
(4)一些农产品既是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又是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性
5.农民的“经济理性”
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追求利润最大化,并根据利益调节生产以实现要素配置的最优化。舒尔茨提出著名的“贫穷而有效率”命题
6.农民新的价值观念★
(1)开放观念(2)市场观念(3)竞争观念(4)信息观念
7..农村的类型(多选)
(一)按地理形态分:山村、渔村、平原村
(二)按经济活动分:
(1)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村(2)以经营蚕桑为主的农村(3)以畜牧为主的农村
(4)以林业为主的农村(5)以蔬菜、果树为主的农村(6)非农业为主的农村
(三)按人口分类:(1)疏居制的农村(2)密居制的农村(3)单姓农村(4)复姓农村
(四)按聚落形态分:(1)条带状农村(2)团状农村
(五)按农村历史的长短分:旧村和新村
8.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的特征★
(1)人口密度(2)人口同质性(3)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4)职业(5)社会分化
(6)社会流动(7)社会交往(8)组织(9)环境(10)生活方式
第三章 人地关系
1.现代西方人地关系研究理论
(1)环境决定论
(2)可能论: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
(3)生态论:受到法国地理学派的可能论影响产生的
(4)文化景观论:拉采尔
2.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历程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卜凯主持的土地利用调查为标志
(2)五六十年代,以国外学者的研究为主流,国内的研究主要是50年代针对人口增长所作的一些简单的人地比较分析
(3)70年代末至今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发展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63年: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3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结束,第一次建立以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制度
(2)1963~1978:变农民私有、计提统一经营使用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
(3)1978年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人地关系缓和的途径★
(1)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增长率(2)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
(3)搞好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4)确立农民的土地财产权(5)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第四章 农村经济制度
1.农村经济包括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后劲、农民收入和农村改革
2.中国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品质和质量
(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3)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发展循环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创新发展模式
(5)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3.农村经济制度★
是一定时期中建立在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一整套农村经济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4.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1)诱致性变迁(2)强制性变迁
5.人民公社和高级社相比的特征:(1)政社合一(2)一大二公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1)它以家庭组织(农户)替代了生产队作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决策单位;
(2)选择了“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是自己的”承包合约;
(3)在将集体土地包给单个农户时强调了要“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不变”;
(4)实行承包制后,单个农户的生产规模较小。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矛盾与问题★
(1)个体农民的小生产与变幻莫测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2)个体农民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目标之间的矛盾。
(3)个体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与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矛盾。
(4)个体农民生产经营投入与农业开发性投入的矛盾
8.产业化经营特点★
是指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村经济,按照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即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过程。
农业产业化表现为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和纵向化的特征
第五章 农村工业化
1.黄宗智用“过密化”的命题,解释农村“没有发展的增长”这一悖论
2.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特点(多选)
(1)社区性(2)历史性(3)多样性
3.“苏南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多选)
(1)集体所有制(2)接受大城市的辐射(3)政府经营(4)离土不离乡(5)工农相辅
缺点:(1)产权不清(2)政企不分
4.温州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简答)
(1)以农民家庭为投资主体的民营企业,形成遍地开花的家庭工业,规模小、周转快、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从产业来说,以小商品为主,并且是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3)形成系统的全国型营销网络和专业化的小商品基地(批发市场)。
(4)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引导经济发展,不过多干涉企业的发展和运行
5.中国农村工业化模式的特点
(一)启动或发展方式:内发型与外发型
(1)农业推动型(2)工业自发型(苏南模式、珠江模式)(3)市场拉动型(温州模式)
(二)启动或主导产业
(1)外发型模式(苏南模式)(2)自发型模式(温州)
(三)主要发展力量:个人发动、政府发动与政府与个人共同发动
6.农村工业化的作用★(简答)
(一)农村工业化在国家工业化中的地位
农村工业化从形成之初起就是整个国家工业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独立于城市工业化的一个独立版块
(二)农村工业化在国家工业化中的作用的具体表现
(1)农村工业是改造传统农业的主力(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和配置
(3)工业化弥补了城市工业的薄弱环节(4)专业化分工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第六章 农村城镇化
1.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1)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2)是吸纳农村人口的“蓄水池”
(3)是中国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4)是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推动器
(5)是把农民塑造成现代人的“催化剂”
2.城镇化的机制又可分为内生性机制和外生性机制
(1)内生性机制指由内在的基础和环境产生的,人们的设计和选择无法改变的各种机制。
分为:生产力机制和市场机制
(2)外生性机制指人们依据对形势的主观判断,对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进行规划和调控的机制
3.中国城镇化的历程
(一)起步时期:以乡村供给为主的农村城镇化
(二)起伏波动缓慢发展时期:自上而下的农村城镇化
(三)持续快速发展时期:非农化加速的农村城镇化
(1)1978—1985年,以“非农化”为主要特征
(2)1986—2000年,以农村人口向大中小城镇聚集为主要特征
(3)2001年至今,以城镇特别是大中城镇规模扩大的城镇群的出现为主要特征
(四)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1)空间分布差异显著(2)城乡差距大(3)滞后城镇化(4)“乡脚”弱化(5)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6)“城镇病”和“农村病”相随
4.小城镇建设的问题
(1)科学规划(2)规模适度(3)产业为依托(4)生态文明(5)管理体制机制
(6)居民素质
5.城乡一体化★
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从而使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第七章 农村社会分层
1.土地改革后农村的趋势
(1)由于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
(2)由于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分散的农户在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家庭自身禀赋等因素的影响下,也很快出现了分化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分层结构变化
从群体分层结构看,较大的变化包括:农民的分化、工人群体的膨胀、个体私营工商层的出现、贫富群体之间差距的拉大等;
从制度变迁看,较大的变化有:城乡结构、城乡关系的变迁、单位制的变迁、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形成等
3.农民分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1)联产承包家庭经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农民分化的基本前提
(2)非农业与城镇、市场的发展,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了新的载体与生存空间
(3)城市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为中国农民的分化提供了契机
4.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p290)
5.农村社会分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1)社会结构问题
它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区域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已经发生了结构性依赖
(2)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不适应
发展趋势:
农民的分化及其阶层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指示器。在未来的若干年中,农民分化的速度会是较快的。总的趋势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阶层结构趋于简单化,农业劳动者将成为农村最主要的阶层,且在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农民真正成为一个职业
6.农民工分类
(1)本地农民工(2)外出农民工(3)新生代农民工(4)老一代农民工
(5)举家外出农民工
7.“新生代农民工”特点:
(1)成长环境得天独厚(2)文化程度相对较高(3)就业目标明确化
(4)八成以上选择外出从业(5)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6)择业趋于多样化
(7)城市融入快捷化(8)更倾向于就地消费(9)价值取向多元化(10)身份地位边缘化
第八章 农村社会流动
1.农村社会流动的类型★
(一)根据社会等级不同的分类:(1)垂直流动(2)水平流动
(二)根据流动主体的不同分类:(1)代内流动(2)代际流动
(三)根据引发流动原因的不同分:(1)结构性流动(2)非结构性流动
2.英国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
(1)产生时间早(2)流动规模大(3)女性多于男性
3.美国农村社会流动特点:
(1)农村社会流动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2)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形成了社会运动的潮流,反过来促进了农村社会流动
(3)社会制度的白囊傻促进了农村社会流动
4.法国农村社会流动特点:
(1)历程长(2)地区差异很大,发展极不平衡
5.德国农村社会流动特点:
(1)农村人口流动呈分散型,城镇分布相对均衡,流动的范围涉及了整个德国
(2)参与流动的人口比例大,流动速度快,但长久居住者少,出现了“租床人”现象
(3)德国的农村社会流动同样出现了海外移民,并且时间早,数量多,迁入地相对集中,美国成为主要迁入地
6.发达国家农村社会流动的经验:
(1)加快加强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化进程。
(2)正确引导农民工进城,控制和管理不合理的农民流动,避免过度流动对城市造成过大的压力。
(3)加强对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的教育和管理
7.农村社会流动的高潮
(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2)大跃进时期
8.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趋势★
(1)从被动服从到主动选择(2)从消极控制到积极引导(3)从单向流动到双向吸引
(4)从就地职业转换到异地转移
9.农村社会流动发生的原因(简答)
(1)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2)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改革(3)城镇生活方式的示范和先导作用(4)社会资本的开发和利用
10.目前制约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制度有四种:
(1)教育筛选制度(2)人事筛选机制(3)市场选择机制(4)政策筛选机制
第九章 村民自治
1.村民自治★
村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2.村民自治的内容(多选)
(1)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3)民主管理(4)民主监督
3.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
(1)1987年11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2)1991年吉林省梨树县第一个采取“海选”方式
4.村民自治的历史意义
(1)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引导农民共同参与促进农村发展
(3)促进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第十章 农村组织
1.农村组织的功能★
(1)促进功能(2)整合功能(3)协调功能(4)监督功能
2.农村宗族组织活动的活动方式★
(1)组织修族谱、祭祀祖先。
(2)组织带有宗族色彩的节庆娱乐活动。
(3)宗族组织中的血缘和亲缘关系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4)宗族组织在农村社会的自治管理和社会保障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3.农村宗族组织活动的社会影响★
积极作用表现在:
(1)有助于克服小农生产的局限性,促进农户之间的互助合作;
(2)有助于协调农村人与人之间、户与户之间的关系,增强村民之间的社会信任;
(3)有助于维护农村的社会道德,通过提倡遵纪守法、扶困济贫、相互帮助、尊老爱幼、(4)反对赌博等优良传统道德和社会新风尚,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消极作用主要表现:
(1)影响社会稳定(2)危害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作用发挥(3)滋生了各种落后的意识
(4)有害于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5)增加了农民负担
4.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是在现代化生产以及市场经济要求下,农村居民针对农业及其他产业的专业化、社会化要求,联合组成的农村民间组织,主要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
第十一章 农村婚姻与家庭
1.婚姻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血婚制(2)伙婚制(3)对偶婚制(4)专偶婚制
2.生育观(P120)★
指的是人们对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具体态度,它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影响人口的生育水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2.家庭
是指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领养关系为纽带和标志的社会群体
3.我国农村的家庭类型可以分为:
(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3)联合家庭(4)其他家庭
4.家庭功能的变化(p125)
(1)生产经营功能的变化(2)生活消费功能的变化(3)生育功能的变化(4)赡养功能的变化
第十二章 农村文化
1.农村文化(名词解释)
是指在特定农村的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之上,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区的文化,是农民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
2.传统农村文化的特点(多选)
(1)乡土性(2)封闭性(3)相对静态性(4)多样性
3.农村文化变迁的具体原因(简答)
(1)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文化变迁的根本性动力。
(2)西方文化以及城市文化的传播冲击传统农村文化的变革。
(3)来往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也充当了城市文化的传播者,把城市的现代文化引入农村,促使传统农村文化发生变革
第十三章 农村教育
1.“春蕾计划”
是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
2.农村教育目标
(1)力争在五年时间里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
(2)巩固“两基”成果,全面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3)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
3.农村教育举措
(1)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提高农村教育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采取措施,不断增强教育为“三农”服务能力。
(4)加大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务,促进城市和农村教育协调发展。
(5)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6)积极推进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努力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7)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
第十四章 农民负担
1.农民负担体制
是国家对农村经营单位和农民享有各项公共服务的费用收缴与分配的管理制度和方式,涉及农村财政税收制度、农产品价格管理制度、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制度等
第十五章 农村扶贫
1.救济型扶贫
是指运用补贴计划和社会安全保障网络,对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利的宏观经济条件的冲击而缺乏劳动能力的个人和家庭进行救助的扶贫方式
2.我国农村扶贫的经验
(1)积极推进开发型扶贫和文化型扶贫(2)以综合国力的增长为坚强依托
(3)突出科教扶贫的地位(4)因地制宜开拓扶贫新路(5)扶贫到村、户
案例分析:家庭的含义、功能与作用!
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推荐
- 1cf手游跳跳乐钟楼怎么快速过关357
- 2苹果手机怎么屏蔽微信消息通知156
- 3基金会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98
- 4ocp可以一次性考三科吗304
- 5如何下载淘宝商品页面中的视频?354
- 6菜放冰箱要不要保鲜膜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