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纹的寓意和象征
忍冬纹在古代寓意纹样,其在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最流行,因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上,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以后又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
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称“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是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样。
古代西亚和中亚盛行的“生命树”崇拜,形成了理想化的“圣树”,其中类似葡萄、有枝叶和丰硕果实的卷叶纹样就成了象征“生命树”的“忍冬纹”。
它们随着中亚地区曾经十分兴旺的佛教和祆教流入中原,既是南北朝时期流行的胡饰,也是佛国天界和净土的象征,还可能与“厌火”的“藻纹”混为一体。
忍冬纹的寓意和象征600字
生生不息忍冬纹 文/吕冠兰
忍冬纹珐琅彩如意转心瓶
忍冬纹珐琅彩如意转心瓶
忍冬纹是我国的传统纹饰。忍冬,也叫金银花、金银藤,它的花瓣呈长须状,有黄有白,故有“金银花”之名,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凋零,因此名曰“忍冬”,取其能够忍住冬天、经受严寒之意。
虽然我国在秦汉时便已经将忍冬的枝叶制成药材,然而,忍冬纹的出现则要更晚,大约在东汉末年才出现,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广泛流行。事实上,它在我国的传播,与佛教的发展不无关系。忍冬历寒不凋,越冬不死,因此,忍冬纹被广泛应用在建筑、雕刻和绘画中,以此展现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寓意。
笔者收藏有一只清代的转心瓶,便是以忍冬纹为主要纹饰。这只转心瓶内敛口,短粗颈,丰肩,平腹,腹下内收,圈足外撇,高42.7厘米,口径15.6厘米,底径16.8厘米。在制作时,使用了珐琅彩满工。瓶口描金,边缘有一圈青花回形纹;颈部背景为卷叶纹,忍冬纹进行点缀;颈肩结合部装饰八瓣花纹和蕉叶纹;瓶身通体装饰忍冬纹,有的忍冬纹平铺开,展现出中国结的样式,并向四方伸展,有的忍冬纹和莲花纹组合成忍冬莲花纹;在瓶身上方和下方,分别以浮雕形式雕刻八种卦象,上下各四,两两相对。瓶身四周镂空雕刻螭龙纹和菱形,螭龙纹左右相对,一上一下,中间为菱形纹。瓶口和瓶颈和瓶身分离,下方有圆筒状转心,在其旋转时,通过镂空部位,可以看到转心上的纹饰。转心以红色蝙蝠纹和五彩祥云纹作为装饰,云雾飘飘,福气缭绕,祥瑞寓意明显。在瓶底,有“大清雍正年制”的隶书款识。
明末大学者王夫之有诗赞曰:“金虎胎含素,黄银瑞出云。参差随意染,深浅一香薰。雾鬓欹难整,烟鬟翠不分。无惭高士韵,赖有暗香闻。”在他看来,忍冬是花中高士。这件忍冬纹转心瓶也是这样,它构思精妙,做工精良,纹饰精美,寓意美好,堪称瓷中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