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ManBetXapp > 百科 > 生活 >正文

汤圆纪念谁

人气:477 ℃ /2023-07-18 14:49:20

汤圆不是为了纪念谁而出现的,而是古代人民为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而在民间自动兴起的。汤圆起源于中国宋朝,是当时明州(现为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汤圆外表圆润、口感香甜软糯,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亲人团聚、合家幸福之意。

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同时汤圆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

另外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或“冬至圆”。

据清朝文献记载,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制成汤圆。

汤圆纪念谁的节日

四十多年后的这个元宵节,我才明白了一碗汤圆的内涵

四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上海市区一名初中生时,并不渴望汤圆、粽子和月饼,即便填入肉馅的它们是我心中难得的美味。

因为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给出的条件都是流利地背出相关的古诗词。如果元宵节想吃肉馅汤圆,就得全篇背诵岳飞的《满江红》。我当时的校长陈炳福先生还说:汤圆就是纪念岳飞这位民族英雄的,如同吃粽子是为了缅怀屈原、吃月饼是为了遥想嫦娥。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陈炳福校长也是我父亲中学时的班主任,他也认为《满江红》比汤圆更重要!

再后来,从广州传来一首流行歌曲《卖汤圆》,我才专门了解了汤圆的来历,恢复了对汤圆的热情。

原来,汤圆作为起于南方元宵节的特色食物,历史十分悠久。它的原始形态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小吃“圆子”。最早的汤圆出自宋代的明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一带。当地人用白糖、黑芝麻和猪油做成馅芯,再用水磨糯米面,包制成直径一寸左右的圆形生品,开水下锅,煮熟后食用。由于它下锅时先沉后浮,所以最初被叫作“浮圆子”,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在古汉语里,“汤”是开水的意思,后来人们逐渐改叫它为“汤团”“汤圆”。“汤圆”的叫法尤其深入人心,它逐渐成为合家团圆美好的象征。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

不过,我知道“汤圆”的来历时还不是很懂事,还没有“合家不团圆”的观察、更理解不了什么是“乡愁”。我总觉得,除非是像大禹这样的典型,否则,谁会三过家门而不入呢?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大。每年春运,总有远超欧洲大国人口总量的大迁移。可即便如此,每年还是有很多建设者回不了乡、在上海就地过年,或者因工程、工作任务在元宵节前提前回沪。如何才能解得了他们心底的乡愁,尤其是那些和子女不能常相聚的建设者家庭的乡愁?

近年来,上海不少社区纷纷因地制宜,探索各种人文关爱机制和凝聚力工程。其中,元宵节前,驻地党组织、志愿者团体邀请建设者们一起包汤圆、下汤圆、品汤圆,就成为大家都颇为喜爱的贺新春活动之一。

癸卯兔年的元宵节前夕,作为课外辅导员的我带着几位乌南幼儿园的小朋友和高安路第一小学的学子去徐汇滨江慰问驻地工友。当孩子们向建设者们送上自己制作的剪纸作品和红兔子时,我发现了“新大陆”——

这美轮美奂的徐汇滨江段目前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大规模成片规划开发的滨水区域。这里常年有20多个在建项目,高峰时期聚集着上万名建设者。建设者们集聚形成特殊的“社区”,给徐汇区尤其是龙华街道的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带来新的课题。

新课题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些建设者来自五湖四海、分别属于不同的企业,要做好服务并不容易;另一方面,他们为了建设城市只争朝夕,往往只是在工作中埋头苦干,几乎没有时间和心力真正融入脚下这座城市。

为了有效填补为建设者服务这块“真空”,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徐汇区龙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从2016年起,开始探索以“可移动、可拆卸”的方式建设“滨江建设者之家”,并成立了西岸智塔党群服务站。

我和参加寒假调研活动的孩子们发现:一方85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承包了工友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在这里,公共会客厅、便民超市、法律服务站、卫生服务站、阅读空间、洗衣房、理发室一应俱全;每隔三四天放一场电影,排片表就挂在墙上。平日里,从法律咨询、主题讲座到文艺演出,这里的活动几乎不断,工友们也都积极参与。

在调研中,龙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健慈告诉我们,“滨江建设者之家”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专属的党支部,并隶属于龙华街道党工委。目前,通过支部来整合的辖区内资源,已经涵盖公共活动、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多个方面。多位工友在现场表示:徐汇滨江已经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工友们亲切地称“滨江建设者之家”的党支部书记蔡莉萌为“宝宝阿姨”,因为她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据了解,在“建设者之家”的张罗下,每年暑假,总有一些工友们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被接到上海,与亲人团聚。每年春节前夕,这里都会举行“微心愿”活动,请工友们把自己最需要的物品、最想实现的愿望写在心形的彩纸上,贴到党建服务站的主题墙板上。看到工友们的“微心愿”后,各个基层党组织和志愿者团体、驻地劳模及社区里的好心人,会纷纷来“认领”并在当年元宵节前帮助工友们实现心愿。

“微心愿”活动的发起,既让建设者们的心愿得到了积极的回应,更有效地缓解了他们的乡愁、增强了整个社区的凝聚力。恰如今年元宵节前夕,大家再度相聚在“建设者之家”,一起包汤圆、下汤圆、品汤圆,也是在探寻党建共同体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做汤圆、品汤圆,一碗汤圆乡愁解。微心愿、圆心愿,第二故乡情谊满。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柳森

题图及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摄自活动现场。

来源:作者:王泠一

搜索更多有关“ 汤圆纪念谁”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08-2024 ManBetXapp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