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ManBetXapp > 百科 > 生活 >正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

人气:127 ℃ /2023-07-13 17:51:1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体系的内涵丰富,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其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与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够提高全民科学教育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包括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国民教育水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还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

坚定乡村振兴信心 汇聚振兴乡村动力——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演进与发展

作者:周其森(山东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山东省委党校中国农民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回顾党领导农民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逻辑,对于进一步坚定广大农民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汇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背景

原始社会的精神活动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以一种原始的方式存在于乡村生产生活中。“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这个古老的歌谣反映的正是原始乡村精神风貌。虽然中国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是悠久的农业文化孕育的产物,但是作为具体社会制度条件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则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创举。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敏锐地提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现。邓小平反复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这种高瞻远瞩的理论视野和顶层思维,推动全党共识逐渐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位置逐渐确立。进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是针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作出的正确选择,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历史必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标志着农村改革的持续深入,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开辟了精神动力源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脉络和主要内容

从“五讲四美”到“四有”“五爱”公民培育,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步并发展。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致祝词,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文明礼貌月”活动,在全社会倡导“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发出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倡议。1981年,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通知。1982年5月28日,中央批转了中宣部、团中央“文明礼貌月总结会议”纪要,发出了深入持久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号召。同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总结,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确区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将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

1986年9月28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决议强调,在广大城乡要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的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这就为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指明了方向。

从开展“三个文明”创建到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深化提高。随着全国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逐步深入,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不断加强。1994年7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河南林州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就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研究。1995年10月20日,中办、国办转发了农业部、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就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乡镇企业创建等工作进行部署。

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对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精神文明建设三大创建活动提出要求。把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文明村镇创建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996年11月,中宣部在湖北武汉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座谈会,推广湖北竹山“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经验。1998年11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山东文登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座谈会,推广文登为民办实事、引导农民奔小康的经验。2000年8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辽宁省开原召开会议,推广开原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精神文明的经验。2004年10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海南省召开会议,推广海南省生态文明村建设经验。

从“乡风文明”建设到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理念的凸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纵深发展。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此作出专门部署,乡风文明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从这个文件发布到2011年,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围绕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内容开展,全国各地农村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村庄硬件的改善,更反映在农民素质的提高。尊重农民愿望,依靠农民智慧和力量,发展农民的素质,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关注点,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最关键的内容,最基本的前提”科学论断的精神,凸显了乡风文明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美丽乡村”建设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入成熟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为目标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思想道德建设。2017年4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全民科学教育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将“健康素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2017年6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山东淄博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议,现场参观了淄博市淄川区“四德”建设经验。

2018年初,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批准,在山东等地开展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后改为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同年7月6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总书记指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激发调动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年8月21日,*********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同年8月,中办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9年10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以及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等,都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提出明确要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如同一个人的成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起步到现在,正在发生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幼稚到成熟的深刻转变。在方式上,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在本质上,由行为引导向思想建设转变。这种发展变化趋势将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发展而日益清晰。

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是自然界和社会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实践活动,必然符合社会事物一般发展成长规律,遵循社会一般规律,也必然经历酝酿、发生、发展、成熟这个一般过程,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所证明了的基本规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现代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发展趋势与方向,自然跟社会发展相一致,体现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特征。

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要求。过去四十年,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粗放式方式方法,即以人的行为引导为主而进行。这种方式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人的行为文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单纯的行为引导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式就因为缺少思想文明建设基础而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因循守旧,就会因为与经济发展的背离而导致效率低下。因此,适时地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就成为一种必然。

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身规律。人的思想成长犹如人的身体发育,有其自身规律,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根据所在。这个“树人”是指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构建,一般要经过三代人的周期。三代人大概就是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在三十岁左右,因此,古人有“三十而立”之说。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培育也是这样。从时间和实践上来看,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刚好进入成熟期。

符合人的思想发展的特殊规律。与经济、政治生活相比,人的思想建设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这是思想文化建设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在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这就像小孩子的成长一样,孩童时期,在教育上以简单的行为引导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要有意识加强思想性培育,教育方式就要相应变复杂,否则就会因为方法失当而导致叛逆。经济发展越深入,思想文化建设越细致,如果仍然沿袭传统的活动形式,势必就会因主客观不协调而导致效率低下。一些地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简单化、形式化的做法,引起群众反感的事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和发展,充分证明了党的百年历史是党领导人民不断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历史,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党不仅领导农民铸就了巍峨壮观的物质文明丰碑,也领导农民筑起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大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

来源: 农民日报

搜索更多有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08-2024 ManBetXapp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