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ManBetXapp > 百科 > 生活 >正文

三铢出自哪个朝代

人气:253 ℃ /2023-05-05 06:27:07

三铢出自汉代,三株是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制造的,它是我国历史上流通的时间最短的货币,在汉武帝时期,三铢钱刚铸造一年就停铸了,后来就改铸五铢钱了。三铢钱是圆形方孔钱,虽然它的流通时间很短,但是却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株出现在什么时候

三铢出自汉代,它是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制造的,在我国历史上,三铢是流通的时间最短的货币,它在汉武帝建元五年的时候就停止铸造了,铢在古代是重量单位,三铢使用材料是铜,它的重量实际上很轻。

在汉武帝时期的时候,三铢钱刚铸造一年就停铸了,后面就改铸五铢钱,五铢钱的背部增加了轮廓重量比三铢钱重一些,三铢钱的重量是三铢而五铢钱的重量则是五铢,而且五铢钱还被称之为郡国钱。

三铢钱是第一种以铢命名的圆形方孔钱,虽然三铢钱的流通时间很短,但是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虽然当时三铢钱十分的轻便,而且很容易被盗铸承担的流通功能也十分有限,但是三铢钱为五铢钱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借鉴。

三铢出自于哪个朝代

三铢钱的出现:中国古代钱币名称的改革

三铢钱,汉代铜币名。中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货币。《史记·平准书》:“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汉书·食货志下》:“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铸于汉武帝建元元年,上有“三铢”二字故名“三铢钱”。建元五年停铸。

“三铢钱”是西汉武帝第一次直接以“铢”重入钱文的方孔圆钱的一次大变革,也是西汉钱币中存世较稀的一种,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却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

一、三铢钱是六铢半两的分割,开启了以铢为单位记值的钱币制度。

研究三铢钱,必须从半两钱制说起。秦汉时期是用重量单位充当货币单位,铢和两都是重量单位。但是秦国半两钱制是以十二铢为货币的基本单位,半两折半是6铢、(称一寽、秦国时又称 1 淄)。12铢叫半两;24铢为一两。但是,后边还有一个 16两为一斤,这就麻烦了。30斤为一钧,又成了十进制。汉承秦制。包括钱币制度。就是汉朝沿用秦朝的半两钱币制度。那么,半两钱怎么进化到三株钱,又怎样进化到五铢钱?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半两钱币制度说起。

大家可以看,以12铢半两为单位分割之后是:6、3、2、1 铢。秦朝的半两钱,只能这样分割。一株单位小,是半两的十二分之一,可能不用。这样货币单位就是12铢半两、6铢半两、3铢半两、2铢半两。《半两》是秦汉钱币的俗称。就像今天我们无论百元、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五元、二元、一元,它们都叫《人民币》。

这是我的大小半两钱。假如除去大的半两。这里是24铢,12铢、西汉加铸了 8铢半两,最小的就是6铢。显然,半两钱还必须有三铢半两。才会达到使用要求。这样的小钱币,实际上就是榆荚半两,这绝不是钱币缩水。

所以大的半两,绝不是重量的半两,是当若干个半两钱币,是半两钱币个数的若干。所以,所谓的榆荚半两,是三铢半两或者两铢半两。我们过去研究钱币的专家们都没有好好想一想。我们现在买黄金都论克,零点几克都算帐。半两钱当然有货币单位,你用榆荚半两当半两钱用,是不是脑袋进水了?

二、五铢钱的行用是中国古代钱币制度的最根本变革,主要贡献是钱币计算开始使用十进制,解决了半两钱币的分割难题,方便了经济流通。

三株钱的铸造,是对半两钱币制度的补充。(自汉朝建国后,一直沿用秦时的“半两”钱,并逐渐减重,钱币的实际重量与计重不符,甚至流通过小如榆钱的“榆荚半两”而引起社会通货膨胀,导致社会动荡。) 这样的浑话,我们这些后来人一值当金科玉律。就是,所有的半两钱无论大小都是半两,今天你看这是不是谬论。

汉武帝继位后,汉朝经济发展很快。显然,当时的榆荚钱很不标准,或者不够用。汉武帝重用贤臣推行币制改革,发行重如其文的“三铢”钱,取代“榆荚半两”钱,这样就使“铢”成为货币名称。

三、历代五铢钱实际是以1铢为基本单位拟,十进制产生了十百千万的钱币单位。

小三铢钱就是当年榆荚半两的替代物——它们都是零花钱,三铢钱是从半两到五铢之间的过渡品种,秦半两钱以来的第一次钱币币文改革,为以后使用五铢钱提供了借鉴,同时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我这里又发现了两枚比三铢钱更小的钱币。专家们又该说了,这是缩水的三株钱。但是,作为铜本位的古代钱币,缩水了是对政府信誉的破坏。那叫不可能。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这个小三株钱可能的货币单位是二铢,那么下边还应当有1铢钱币。否则,我们就不会明白五铢钱何以会产生。

大三铢钱,直径23毫米,小三铢直径20毫米。

搜索更多有关“ 三铢出自哪个朝代”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08-2024 ManBetXapp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