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ManBetXapp > 百科 > 生活 >正文

统一是哪国的企业

人气:163 ℃ /2023-04-18 06:43:56

统一是中国的企业。统一即“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是台湾食品制造商统一企业旗下的控股公司,为台湾一家大型食品公司,主要饮料产品为果汁饮料及饮茶,是方便面主要的台资制造商之一。

统一是哪一年创立的

统一企业于1967年7月1日正式在中国台湾台南市成立,1998年,统一企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统一企业是中国台湾规模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在东亚、东南亚均有很高的知名度,在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也设有工厂。

统一企业目前在大陆已经发展成为以方便面、饮料、乳品、糕饼、酱油等产品为主的综合民生产业集团。

中国古代统一的是什么企业

魏蜀吴、南北朝、辽宋金,当多国并存时,哪一个王朝才是正统?

在海外的亚裔人口或者留学生中,中国人往往被人诟病比较排外,他们总喜欢抱成一团,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眼就能分辨什么是中国人,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简单来说,就是两个“统”:

大一统和正统性。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中国人的基因中就有“大一统”的意识,追求国家统一,这是中国人基因中固有的。

从古至今数千年,中国是唯一一个传承至今,还闪耀着光辉的文明。因为中国实际上是一个文明,所以才没有断绝。而欧洲的帝国只是一个国家,所以终将灭亡。中国以中华文化为国家的核心凝聚力,是永恒不灭的。因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极强,认可中华文化的,那就是中国人,无论血统,不分宗教。

中国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中走向统一,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大多数时间内保持了统一,而欧洲却在罗马帝国垮台后始终处于分裂局面?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首先会想到地理因素。在春秋时代,中国的核心地域东邻太平洋,西靠重山峻岭,北为大漠,南是蛮夷之地,其面积仅仅在150~200万平方公里之间。相比较而言,欧洲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古希腊开始就涉及到北非、西亚、东欧等地,其面积可达春秋时代中国的近十倍。统一这一"任务"对欧洲来说显然要艰巨得多。地理条件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决定性因素。比如,印度次大陆的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且四面都与外界有很大的隔绝。从地理来说,其形成统一的条件应该与中国差不多,但是印度却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长时间的统一,而第一次把全印度持久地"统一"起来的竟然是大英帝国治下的东印度公司。

此外,在秦朝统一之初中国的核心地域有限,虽然统一之后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大,有些朝代的地域甚至大大超过了今天中国的版图,但是古代中国版图的增大并没有摧毁中国的大一统局面,相反历朝历代的中国人都有天下一统的概念。陆游绝笔始终所说“但悲不见九州同”,甚至”家祭无忘告乃翁“,不完成统一,死不瞑目。

有人说,难道还有国家不追求统一?是的,在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盛行的欧洲就是如此,所以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都分手了。

第二个就是“正统”,中国王朝众多,中国人总喜欢谈论谁才是正统,这也是一大文化基因。儒学为中华帝国提供了一个同质性的文化和认同感基础,伴随着大一统的,同样还有”正统性“概念。

有人说,好像日韩也有这样的文化,这是因为这两种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特征,日韩也接受过儒家文化圈,自然也有这文化,东南亚的越南也是如此,但是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就没有这种文化,所以马来西亚直接把新加坡给驱逐出自己联邦了,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统一”和“正统”就是中国人区别于其他亚裔人,尤其是东南亚人,最主要的文化特色。

梁启超在《新史学·论正统》中说过: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于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

也就是说,这一观点本出自儒家,在儒家文化长期熏陶下,中国人大多接受了这两个“统”的基因。

那么,这里来说下正统,当中国历史上多国并存的时候,谁是正统?

魏蜀吴,谁才是正统

其实这样的问题在秦汉时代是不存在的,因为天下共主,只有一个王朝。

夏商周都居于中原,虽然春秋战国战乱,但是还是承认周天子的共主地位的,周朝是名副其实的正统。

公元前256年,周朝被秦国所灭,从此时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其实35年间,天下是没有共主的,周朝灭亡了,秦朝还未建立,天下更加混乱。

秦朝建立后,正统自然是秦朝。后来秦朝灭亡,楚汉之争,按道理来说,四年楚汉战争时期,究竟是楚还是汉是正统,是需要商榷的。

但是汉朝取得了最终胜利,而且巧合的是,秦朝灭亡的时候,末代皇帝嬴子婴是向刘邦投降的,所以汉朝继承秦朝的法统,这是没有疑问的。

但是,秦朝灭亡于公元前207年,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中间有五年其实是空白时间,也就是楚汉相争时期,但是一般也将其归入西汉。

然后就有了历史上第一次篡位,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之前人们不承认这个朝代,比如说,《二十四史》中有《汉书》、《后汉书》,但是没有《新书》,但是现在也最终承认了这个朝代,毕竟王莽是从西汉皇帝权位禅让得来。

所以,禅让,这种本来只存在于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产物,后来成了正统性转移最主要的工具。

严格来说,王莽接受了西汉皇帝的禅让,刘秀则是自己起兵,打下了天下,刘秀肯定没有正统。在当时,还不存在所谓的“兵强马壮就是天子,就是正统”的说法。

但是刘秀有后来每一个开国皇帝不存在的优势,他自己是西汉皇室后裔,后来他甘愿自降身份,还是建立了汉朝,并且祭祀西汉祖庙,从这个角度来说,东汉既是一个独立的朝代,从刘秀祭祀西汉祖庙开始,也变成了西汉的延续。

这之后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了,东汉末年分三国,之前不存在争议的正统性,开始变得极其复杂。

三国鼎立,各自称帝,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三个王朝并存的景象,虽然说西汉初年还未统一的时候,南越国赵佗也曾经称帝,但毕竟很快取消了,而且偏安一隅,可是三国都占据了中国大地几乎三分之一的土地,无法忽视。

那么,谁是正统呢?

这个问题,极其复杂,而且从当时开始,就争论不休。

有的人说曹是正统,理由十分充分,魏文帝接受汉献帝禅让,程序齐全。这应该是古代程序最为正式的禅让了,而且让人信服口服,但是还是模仿了王莽篡汉的设计,也遭到一些人的诟病,所以说,曹操晚年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汉献帝的人身安全,不然他死了,谁来禅让?

既然曹魏接受了东汉的禅让,那么东汉是正统,曹魏也是正统,没有疑问吧。

这点,陈寿也很清楚,因为他是西晋的史官,在西晋写书,必须识时务,因为西晋接受的是曹魏的禅让,所以必须三国中的曹魏为正统。曹魏是正统的“朝”,而另外两个蜀汉和东吴就成为“篡伪”,成了“国”。所以陈寿《三国志》很清楚地以魏为本纪,而蜀、吴的皇帝之称“传”——《蜀先主传》、《吴主传》。

这就是一场成王败寇的争夺,因为魏是正统,所以那段时期,又被称为“魏晋时期”,而不是“吴晋时期”。

不过,后人学得太快,司马氏三代人的努力,从鹰视狼顾的司马懿,到路人皆知的司马昭,然后是司马炎,接受了曹魏的禅让,建立了晋朝。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晋朝,但是晋朝却统一了天下。

晋朝是当之无愧的正统吧,反过来又印证了晋朝接受禅让的曹魏是正统。

那么,东汉-曹魏-西晋,三个正统一脉相承,除了曹魏短期不是统一的之外,没有任何疑问啊。所以史学界把这段时期称之为“魏晋”。东晋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是说在当时,人们就习惯把这一时期称之为魏晋时期。

疑问出在哪里呢?

问题出在西晋太拉胯了,几十年的光影,搞出了八王之乱,最终被少数民族灭亡了,不得已逃到了南方,变成了半壁江山的东晋。

这下对于晋朝的法统,甚至曹魏的法统,不少人有其他观点了。

第一个发出异议的是东晋的习凿齿。

习凿齿生活在东晋,他不可能不承认东晋是正统,那么他否定的是什么呢?

曹魏。

他写作的《汉晋春秋》,记录三国故事,以蜀汉作为正统,而且把蜀汉作为汉朝的延续。

那么,蜀汉是正统,西晋怎么会是正统呢?对此,他创造了继承法统的这一学说。

意思是,谁灭掉了正统,谁就继承了正统。

西晋灭掉了蜀汉,西晋就夺取了蜀汉的正统权,变成了正统。

所以说,这本书《汉晋春秋》,记述史事起自东汉光武帝、止于西晋愍帝281年间。

习凿齿不是偷偷写这本书的,他直接把它献给了皇帝简文帝,他说:

临终上前论疏:臣每谓皇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而身微官卑,无由上达,怀抱愚情三十余年。今沉沦重疾,性命难保,遂尝怀此,当与之朽烂,区区之情,切所悼惜,谨力疾著论一篇,写上如左。愿陛下考寻古义,求经常之表,超然远览,不以臣微贱,废其所言。

也就是说,他直接把蜀汉作为正统,也作为东汉的延续,主张西晋的法统直接承继自东汉,所以叫做汉晋春秋。

而对于曹魏,则觉得是篡逆,不能作为正统。

可是,习凿齿忘记了关键的一点:

灭亡蜀汉的不是西晋,是曹魏。曹魏末年,钟会邓艾灭掉了蜀汉。从这个角度来说,蜀汉是正统,但是被曹魏所灭,正统不也给曹魏夺取了吗?那曹魏还是正统啊。

所以说,这里的正统论,只是一种政治需要罢了。

但是蜀汉是正统的说法后来并没有沉没,司马光处于统一的北宋时代,认为曹魏是正统。

等到宋朝南渡,变成南宋之后,朱熹的《通鉴纲目》,则改变为以蜀汉为正统。对于这一点,清代学者纪峋曾说: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此皆当论其世,未可以一格绳也。

原来曹魏的土地几乎都进入了金人手中,承认曹魏是正统,那么谁占据中原,谁就是正统?难道大宋还要认金作为正统吗?

所以朱熹强烈主张,蜀汉是正统。

朱熹的这一观点对中国历史没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中国文学影响巨大。

在宋元时代,尤其是江南一地,正好是话本兴起的时代。

元代形成了《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根据此写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就是根据朱熹的观点,认为蜀汉是正统,所以《三国演义》尊刘抑曹。

等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南明又坚持抵抗,明末苏州文人毛宗岗更加支持蜀汉是正统,推崇北伐的诸葛亮,影射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又修改了《三国演义》,改成了120回本,删去了大量历史内容,变得更加像小说,尊刘抑曹也更加严重。

所以《三国演义》之所以如此,都和朱熹有关。

在此之前,虽然唐朝的杜甫也很推崇诸葛亮,但毕竟叫做《蜀相》,朱熹直接把他定为正统。

这更加说明了正统说只是政治的需要。

南北朝谁是正统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非常混乱的,不要说正统了,一般人连国名也记不全。

自然这些记不全的国名不可能是正统。

正统只有一个,偏安一隅的东晋。

现代考古证实了这一点,慕容氏的前燕接受的是东晋的封号,在乐浪郡旧址,挖掘出的文物,都用的是东晋纪年。

正统就是东晋,没有争议,我们可以不用说。

但是既然五胡十六国有很多国家,这里正好借机说下中国古代的又一个学说,“五德终始说”。

这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的观点,就是中国人人皆知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同时,五行还相生相克。

五行和一个王朝的德行相融合,就形成了五德学说。

虽然秦始皇焚书坑儒,但是他自己却接受了阴阳家的这个观点,认定秦朝为水德。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另外,《史记·封禅书》上面也有记载:“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这里讲的就是说,秦朝属于“水德”。

我们知道,在五行中,东方属木,青色;西方属金,金色;南方属火,赤色;中间属土,黄色;北方属水,黑色。秦朝既然是属土,自然要崇尚黑色,所以秦朝后来的朝服都是黑色的。《史记》记载:“(秦朝)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所以,秦始皇不仅相信秦朝是水德,还给历朝历代都定了德行。

夏朝是木德,尚青色。

商朝是金德,尚白色。

周朝是火德,尚红色。

秦朝是水德,尚黑色。

而且有一套完整的逻辑。五行相克!

金克木,所以商朝取代了夏朝。

火克金,所以周朝取代了商朝,武王伐纣。

水克火,所以秦朝取代了周朝,秦王扫六合。

就此,形成了完整的逻辑。

那么,按照五行相克的逻辑,谁克水呢?

土克水,也就是说,秦始皇知道,会有一个土德的东西,来克秦朝。

再联想到方士算命说的“亡秦者胡”,所以秦始皇觉得,这个土德的家伙一定是匈奴胡人,所以拼命修长城。

但是,事实上,秦朝只有15年就灭亡了。

后来的汉朝也并非土德,刘邦觉得是赤帝之子,祭祀蚩尤,自认为火德,所以又叫做“炎汉”。刘邦的佩剑也叫作“赤霄”。

也就是说,五行相生相克不错,但不一定要连接着。

汉朝的德行曾经出现过一次争议。

《史记·孝文本纪》记录了这样一次异象,“十五年,黄龙见成纪,天子乃复召鲁公孙臣,以为博士,申明土德事”,黄龙的祥瑞改变了文帝对土德说的看法。文帝自此转而尚土德,“草立土德时历制度”,并召公孙臣为博士,更元年,张苍也由此事称病告老。自此,汉代的土德说初步成型。

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因为太初元年”,“服色数度,遂顺黄德”,至此汉才正式“据土德”、“色上黄”,一改最初的水德说,这也同时意味着汉对秦的承认,“秦在水德,故谓汉据土而克之。”

后来,固执的阴阳家还是觉得五行相克要走一遍,

金克木,所以商朝取代了夏朝。

火克金,所以周朝取代了商朝,武王伐纣。

水克火,所以秦朝取代了周朝,秦王扫六合。

土克水,所以汉朝取代了秦朝。

强烈要求汉朝改成土德,在汉文帝到汉武帝时期,汉朝确实定下来土德的时期。

可是,后来汉朝,包括后来的东汉,还是定下了汉朝属于火德,这是什么回事呢?

原来,西汉的大经学家刘向重新推算了一下,觉得应该是五行相生,《汉书·郊祀志》中出语,“刘向父子以为帝出于《震》,故包羲氏始受木德,其后以母传子,终而复始,自神农、黄帝下历唐、虞三代而汉得火焉。故高祖始起,神母夜号,著赤帝之符,旗章遂赤,自得天统矣。”刘向父子根据五行相生说,将古代的朝代都重新逐一推衍,推出周为木德,而木生火,所以汉当为火德。他们的推衍结果如下:

包羲氏,始受木德。

神农,火德。

黄帝,土德。

少昊,金德。

颛顼,水德。

帝喾,木德。

唐尧,火德。

虞舜,土德。

夏禹,金德。

殷商,水德。

周代,木德。

汉代,火德。

在这里,刘向父子再一次否定了秦朝作为一个独立王朝存在的合法性,认为秦据水德,夹在周木与汉火之间,是不符合五行规律的,所以注定要灭亡,就如同当年共工氏“以水德间于木、火”一样,所谓“非其次序,故皆不永”,汉代才是周代的合法继承者。

所以,东汉的时期,也是火德。

然而, 这最终给了曹魏一个大大的机会。

根据五行相生的学说,火生土,火燃烧成灰烬,不就是土吗?

加之汉末流传着“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纬,所以曹丕篡汉,就把曹魏定性为土德。巧合的是,“曹”这个字恰恰是土字旁的,这是历史的天意。

而晋朝取代曹魏,也是根据五行相生的学说,土生金,土里能挖出金子,所以西晋是金德。

五胡十六国一系列国家,眼花缭乱,这些国家的德行如何计算呢?

事实上,各个国家有各自的说法,而且十分混乱,最终给他们定性的,已经是统一北方的北魏了。

“太和改制”是先后由冯太后、孝文帝主导的汉化改革,其中,礼制改革占据了重要的篇幅。

太和十四年((490年)八月,孝文帝召集群臣“议五行”。作为礼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之议”披盖着“五德终始说”的神秘面纱,渗透着中国古代正统观思想,体现着北魏官方对前代历史的认识。

这是一次北魏争取自己正统性的关键会议。

这场会议上,北魏就讨论了一个问题,之前那么多五胡十六国,究竟谁是正统?

要搞清楚正统,首先要搞清楚德行。

大臣高闾提出了一个建议,在他看来,“正号赤县,统有中土”是王朝正统性的标志。

所以,谁占领过中原,谁就是正统,之前有过三个王国占领过中原,那就是后赵、前燕和前秦,他认为。

西晋是金德,金生水,所以后赵继承西晋是水德。

后赵是水德,水生木,所以进军中原的慕容燕承后赵为木德,确实燕国居于东北,确实是木德,尚青。

前燕是木德,木生火,所以立国关中攻灭前燕的前秦承前燕为火德。

前秦是火德,火生土,因此,我大魏是土德。

高闾的这个推断逻辑严密,得到了孝文帝的赞许。

但是大臣崔光表示反对,《魏书》记载,崔光说, “据神元皇帝与晋武并时,桓、穆二帝,仍修旧好。始自平文,逮于太祖,抗衡秦、赵,终平慕容。晋柞终于秦方,大魏兴于云朔。据汉弃秦承周之义,以皇魏承晋为水德。”

这个得到了冯太后的肯定,认为北魏直接继承自西晋,其他杂七杂八的王国不能算数,所以定下北魏为水德。

得到后来北周继承自西魏的时候,北周自己定下为木德。

因此,从汉朝到唐朝形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五德相生链条。

汉(火)→曹魏(土)→晋(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

其实,北魏之所以召开此次会议,就是为了争取正统。

但是,很遗憾,没用。

不管北魏怎么折腾,没人认为北魏是正统。

虽然北魏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让南朝宋也不得不诚服,更为重要的是,北魏分裂而来的西魏演变为北周,而隋朝则是禅让自北周,唐朝又禅让自隋朝,所以北魏因此不得不成为正统,才能延续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这样的正统链条。

但是司马光不这么认为,他编撰了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里面把一个朝代的记录称为“纪”,比如记录秦朝的事情就叫做“秦纪”,《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从周朝到后周的千年历史,里面的纪分别是:

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

可以说,这就是司马光眼中的正统,在南北朝中,他依然选择了宋齐梁陈的南朝作为正统,他笔下的北朝君主,都以“魏主”、“齐主”、“周主”来称呼,而在其他的纪中,对于各自的君主都是用“帝”来称呼的。

可是司马光无法自圆其说的就是,陈纪中的“隋主杨坚”,到了隋纪又成了“帝”,正统如何从南朝的陈朝转移到了灭亡陈朝的隋朝身上,这点解释不清楚,也无法解释。

也就是说,五胡十六国的那些小王国自然不配称之为正统。

而统一北方,100余年的北魏王朝,对不起,你也不是正统,再怎么汉化改革,再怎么折腾也没用。

其实,南北朝的争议在南北朝时期就很严重了,南方称北方为“索虏”,北方称南方为“岛夷”,互相攻击。

不要以为统一的北魏王朝就得到了南朝的尊敬,在南朝看来,北魏只是有一个五胡小国,谈不上王朝,更不是正统。

但是孝文帝汉化改革之后,中原士族们认同了北魏,这给了南朝致命一击。

不过,南朝当时也有优势,就是拥有从秦始皇一直传到那个时候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来源于价值连城的稀世美玉—“和氏璧”,春秋时楚国农夫卞和在荆山脚下砍柴,看见一只凤凰栖落于山中的青石板上,古有谚语“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因此,卞和断定此处必有宝物,果然发现一块璞玉。

卞和将这块璞玉进献给楚厉王,然而,经过宫廷玉工的辨认,判定为石头,卞和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左足。

楚武王即位后,卞和又来进献,然而,再次经过宫廷玉工的辨认,仍然判定为石头,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楚文王即位后,听说卞和抱着璞玉在荆山之下痛哭三天三夜,楚文王听后感慨万千,命人剖开璞玉,果然大开眼界,是一块温润无暇的精美白壁。

楚武王十分高兴,舍不得雕琢成器具,便悉心珍藏起来。为了奖赏卞和的忠诚勇敢,命名为“和氏璧”。

后来,和氏璧先在楚国失踪,几百年后又在赵国神秘出现,还上演了“完璧归赵“的故事,秦始皇灭掉赵国之后,将其雕琢成“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正面刻有丞相李斯亲笔手书的八字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意思是:既然顺应天命做了皇帝,就要永世长存千秋万代。

此后,拥有传国玉玺的,也被人们称之为正统,颇为可笑的是,这也是一个标志。

秦朝灭亡,刘邦得到玉玺。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向自己的姑母太皇太后王政君逼要“传国玉玺”,王政君愤怒的将“传国玉玺”扔在地上,导致一角崩碎,后来用黄金镶嵌。

汉末时期,天下大乱,传国玉玺也丢失,后来孙坚在洛阳一口井中发现了传国玉玺,后来被袁术夺走,辗转数人之手,最后落到了曹操手上。曹魏代汉后,传国玉玺成为曹魏的传家宝,曹丕还曾在上面又加刻了“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八个字。

风水轮流转,几十年后,司马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逼迫魏元帝禅位,建立晋朝,夺取“传国玉玺”。

晋怀帝永嘉五年,玉玺被灭亡西晋的匈奴部、前赵刘聪所夺得。东晋咸和四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夺得玉玺,也画蛇添足在右侧加刻了“天命石氏”,意思是自己做皇帝是天命所归。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建立了冉魏,续而拥有了玉玺。

鲜卑慕容氏攻打冉闵,冉闵向东晋将领戴施求救,戴施提出以传国玉玺换取救助,冉闵同意,虽然营救冉闵并没有成功,但是传国玉玺回归了东晋。

后来东晋和南朝一直保留着传国玉玺,没想到后来传国玉玺居然到了北朝。

原来侯景之乱的时候,侯景攻占了建康,得到了玉玺,但很快被杀。侯景的手下赵思贤拿了玉玺,趁乱潜逃到了广陵,却又被一个叫郭元建的人抢走了。郭元建将玉玺献给了北齐的行台辛术,辛术呈给北齐朝廷。

因此,传国玉玺到了北齐手上,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据有了传国玉玺。杨坚代周建立了隋朝,玉玺便就此入了隋宫。

也就是说,冥冥之中,连传国玉玺也知道跟着正统走,先后在秦-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前赵-后赵-冉魏-东晋-宋-齐-梁-北齐-北周-隋-唐中流传,大多数都是后世承认的正统。

最终,脱胎于北魏的北周统一了北方,禅让自北周的隋朝统一了中国,这下总不能说隋朝不是正统了吧。

怎么办,唐朝人也很着急。

好在唐朝太包容开放了,连女人做皇帝都行,还有什么不行。

唐高宗时期,李延寿把南北朝纷杂的史书归纳为两本《南史》和《北史》,同时进献给唐高宗,得到了正史的待遇。

就此,尘埃落定:

唐朝官方钦定:南朝和北朝,都是正统。

有史书为证,不然就是《南史》和《北方王国列传》了。

但是唐朝和稀泥的态度还是不行,所以到了北宋,影响力更大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用的纪年分别是:

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

可以说,这就是司马光眼中的正统,在南北朝中,他依然选择了宋齐梁陈的南朝作为正统。

也正是因为有《资治通鉴》的这个排列,所以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才有了“后“字,不然如果是北魏是正统的话,应该叫做“后魏“,那么后梁也没有理由叫做后梁,因为没有梁朝了。

这也得到了北宋官方的肯定。

所以北宋官方钦定:南朝是正统,北朝是僭伪。

北宋和唐朝,对于南北朝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这是因为唐朝强盛,而宋朝孱弱,且北方的辽国还经常挑逗宋朝,跟它国书互称南北朝,让宋朝很不爽!

但是,北朝是僭伪,这也太丑了!

堂堂北朝,成了僭伪。

不说北朝占据了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中原,就说隋朝源自北朝,你说北朝是僭伪,那么隋朝也是僭伪?唐朝也是僭伪?五代也是僭伪?北宋也是僭伪?

对此,司马光有自己的解释。

严重怀疑司马光看到了习凿齿曾经的一段话。

司马光说,陈朝是正统,但是隋朝灭掉了陈朝的时候,就夺取了它的正统地位。

正统地位不一定要继承或者禅让,夺取也是可以的。

这就解释了隋朝的地位。

但司马光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大宋朝有一天也会被当成不是正统。

按照司马光的说法,正统地位是可以夺取的。

所以忽必烈说,司马光你说的,南宋就算是正统,我大元朝灭掉了南宋的时候,就夺取了它的正统地位,你的原话。

对啊,隋朝夺取了陈朝,就算。元朝夺取了宋朝,就不算,欺负忽必烈是老实人?

司马光只能欲哭无泪,坑了自己。

辽宋金谁是正统

下面来说最后一个话题了,辽宋金,谁才是正统?

这个距离今天最近,也最有争议。

首先,司马光肯定认为北宋是正统,按照司马光的说法,后梁接受的是唐朝的禅让,北宋接受的又是后周的禅让,法统完全没问题。

只不过,一开始在处理五代德行的时候,比较混乱,一开始宋朝人是不承认后梁的正统的,觉得它并没有统一中原。

只是后梁接受了唐朝的禅让,有正统继承,所以最终还是列入正统。

唐为土德,“朱梁篡代,……不可以为正统”,故列入闰位;后唐“中兴唐柞,重兴土运,’;此后石晋为金德,刘汉为水德,郭周为木德,赵宋为火德。

这是《册府元龟》中的一句话。

也就是说,唐朝(土)-后梁(僭伪)-后唐(土)-后晋(金)-后汉(水)-后周(木)-北宋(火)。

五行相生,一目了然。

但是到了司马光时期,承认了后梁,怎么弄这个德行呢?

变成了唐朝(土)-后梁(金)-后汉(水)-后周(木)-北宋(火)。

比较一下,你会发现,后晋哪里去了?

对啊,那个出卖幽云十六州的石敬瑭的后晋呢?

北宋人要说,这有难言之隐。

原来石敬瑭出卖了幽云十六州,认契丹作为爸爸,后来契丹出兵灭掉了后晋,还得到了传国玉玺。所以前文所说的传国玉玺,经历了唐-后梁-后唐的传承外,在后晋灭亡后唐的时候,就此从中国历史上消灭。

就此,契丹认为自己继承了后晋的正统,变成了唐朝(土)-后梁(僭伪)-后唐(土)-后晋(金)-辽朝(水)。

也就是说,到了中期,汉化的辽朝也接受了五德学说,并且给自己定下了水德。

这让北宋很头疼。

根本原因在于北宋没有能统一全部的中国,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和河西走廊这两个汉人的聚居地,分别诞生了辽朝和西夏国这两个与之对峙的政权,只不过,西夏向北宋称臣,可以称为“国”。而辽朝则屡次欺负北宋,和它平起平坐,丝毫不像臣服于北宋的王国。

不过,辽朝最终被灭掉了,北宋很开心。

没开心多久,金朝又把北宋给灭掉了。

这下子南宋尴尬了。

而且赵构还在给金朝的文书中写“臣构言“,绍兴和议中还有南宋向金国称臣的内容。

臣构言:“今来划疆,以淮水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国。……既蒙恩造、许各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年为首,每春秋季搬送到泗州交纳。……今臣既进誓表,伏望上国,早降誓诏,蔗使敞邑,永为凭焉。”

这让南宋很耻辱。

怎么办?

如果说北宋是正统,还可以商议下,南宋是正统,几乎没人相信啊。

可是南宋像极了历史上的东晋,连东晋都是正统,南宋不是吗?

还是伟大的朱熹解决了问题,那就是主观唯心主义。

意思就是,你说什么,我都不听,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朱熹写了本书,叫做《通鉴纲目》。

但是,他并没有按照司马光的正统来写。

他定下来的正统是:

秦-汉-东汉-蜀汉-晋-东晋-宋-齐-梁-陈-隋-唐-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同时,流露出对于宋朝当之无愧是正统的骄傲。

也就是说,为了彰显南宋是正统,朱熹把蜀汉也变成了正统,这就是前文说的,蜀汉正统的由来。

后来乾隆年间,乾隆本人写的《御批通鉴》接下来续写的正统,就是北宋-南宋-元-明-清。

也就是说,朱熹依靠自己强大的理论地位,最终强势让南宋成为正统。

不过,从汉人的角度来说,南宋代表了中华文化,确实比辽金更像正统。

对于汉人来说,宋是当之无愧的正统,唐宋元明清,不是唐金元明清,元朝统治者不得不考虑对占人口大多数的汉人的统治需要,如果不把宋朝作为正统,必将激起大规模反抗,而且对于历史也是不尊重的。

故而在元顺帝下诏修史之后,这个讨论又摆上了台面,讨论的结果是把宋朝参考晋朝的模式,晋朝时期,虽然东晋偏安江南,但是北方的十六国显然不是正统,他们的君主没有资格写入“本纪”,只能写入“载记”,类似于列传。

因此讨论的结果是,宋朝是正统,作为本纪,辽国和金国下降地位,成为王国,只记录为载记。

但是,等到南宋被元朝灭掉之后,元朝时期,对于辽宋金谁是正统的讨论持续了很久,也导致修史工作停滞不前,更重要的是,大量契丹人、女真人大臣对于自己的王朝没有正统地位不满。

最终,脱脱主张参考南北朝模式,即李延寿的南北史这样一样处理南北各政权,宋朝、辽朝和金朝都作为正统,他们分别形成了宋辽和宋金两个南北朝时期,而同时代的西夏,则肯定不是正统,且成吉思汗死于西夏,元朝人对西夏深恶痛绝,坚决不写西夏史,当时以找不到存活的西夏人为由,不写《夏史》,而以《宋史·夏国传》这样一篇文章来代替,这也客观造成了西夏当时的材料很多没有得到保存,给今天的研究造成了困难。

脱脱的主张意外得到了所有编撰者的认同,该问题就此解决,平心而论,宋辽作为南北朝似乎北宋是吃亏的,因为辽其实并没有像北魏一样占据中原,显然称不上“朝”。但是宋金作为南北朝似乎南宋又是占便宜的,因为南宋已经向金朝称臣了。两个相抵消,就此算了吧。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史书的编撰工作明显走上了正轨,但也增加了工作量,等于本来要写一本书《宋史》,现在却一下子要写三本书,好在当时的编撰者很有才能,他们利用宋辽金丰富的大量国史、实录、会要稍加剪裁,仅仅用了两年就编好了三部史书。

这里不得不提下这三部史书的总裁官,他们是脱脱、铁木儿塔识、贺惟一、揭傒斯、赵时敏、张起岩、欧阳玄、吕思诚等,他们之中除汉人外,还有维吾尔、契丹、女真、钦察等族的史学家。脱脱后来辞去了相位,所以主编者成了阿鲁图,但是阿鲁图却不懂汉文。

虽然,主编者一直在变换,甚至不懂汉文,但充分给予自由,依靠两位杰出的总裁官,三部史书中的《宋书》成就斐然。

这两个总裁官就是张起岩和欧阳玄。这两个人在《元史》中都有传记,但都只有几百个字,可以说是被历史所忽略的人,但他们对于这三部史书的贡献是巨大的。张起岩是书香世家出生,山东济南人,元朝开始科举考试后,1315年农历三月七日,在大都皇宫举行殿试,最终录取护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张起岩便是首位状元,他嫉恶如仇,且文采斐然,当时便有“欧阳修”之美称,为官时一直受百姓赞誉。巧合的是,欧阳玄是欧阳修的后人,他是湖南浏阳人,元朝恢复首次科举之后,他和张起岩同时被录取,他是进士第三名,他学识渊博,文绩卓著,人称“一代宗师”。

这一南一北两位英才都是元朝恢复科举考试那一年录取的,两人都精通史学,且文辞很高,此番两人又联手编撰《宋史》,可谓一拍即合,他们以身为汉人和文人士大夫的双重身份审视宋朝,这个古代文人最为发达的朝代,用了两年就写好了《宋史》。这堪称是一个奇迹,主要是元修三史之规模巨大前所未有,而修史之快也是前所未有。或许在乱世和极端的条件下,往往更能结出文艺的硕果,南北朝、五代十国、元末和民国等时期诞生的这些文化成就是一个例子。

依据不同统治者的需要,这些都曾经被当成正统。

所谓的正统论,不过就是政治工具罢了。

参考文献

1、刘复生,宋朝“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历史研究,1997.03;

2、刘浦江,“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擅变,中国社会科学,2006.02;

3、李伯禹,浅探北魏官方对慕容燕的历史认识—以孝文帝朝“五行之议”为主,理论观察,2019.10;

4、胡克森,从德政思想兴衰看五德终始说的流变,邵阳学院学报,2014.02

搜索更多有关“ 统一是哪国的企业”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08-2024 ManBetXapp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