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ManBetXapp > 百科 > 教育 >正文

薪酬市场调查的主要方法有什么

人气:248 ℃ /2023-02-10 09:30:50

薪酬市场调查的主要有四种方法,下面是具体介绍:

1、问卷调查法:指为统计和调查所用的、以设问的方式表述问题的表格。

2、面谈调查法:指派调查员当面访问被调查者,询问与营销活动有关问题的方法。

3、文献收集法:指收集、分析、研究统计资料和报道资料是获得情报信息的一种方法。

4、电话调查法:指市场调查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被调查者进行问询。

薪酬调查是实现企业薪酬水平外部公平的重要途径。薪酬调查,就是通过一系列标准、规范和专业的方法,对市场上各职位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形成能够客观反映市场薪酬现状的调查报告,为企业提供薪酬设计方面的决策依据及参考。

薪酬调查是薪酬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解决的是薪酬的对外竞争力和对内公平性问题,薪酬调查报告能够帮助企业达到个性化和有针对性地设计薪酬的目的。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整理出来的,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简述市场调查的主要方法

数据分析师,定价模型怎么做?

数据分析中的定价模型该如何做?你是一学就会,一做就废嘛?是的话不妨来看看这篇文章,作者从理论模型、现实困境、问题来源、现实做法四个方面深入讲解,带你做出好的定价模型。推荐对数据分析、定价模型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为啥书上讲的和实际做的不一样???”

在数据领域,有很多“书上一讲就明白,实际一干就报废”的知识点,因此同学们才有这种疑惑。趁着开年,系统帮同学们解答一下,后续工作、面试都用得上。而在众多理论里,定价模型是最常见的一个。

一、理论模型

定价模型在经济学书本上有标准解法。

  1. 基础假设:价格与销量成反比
  2. 算出固定成本(与销量无关的固定投入)
  3. 算出变动成本(随销量增加而增加的投入)
  4. 算出一个需求随价格变动的函数
  5. 列出公式:利润=收入-成本=价格*销量-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然后对价格求一阶导数,一阶导数等于0就是利润最大时候价格(如下图)。

类似的还有很多衍生品。因为假设了价格与销量成反比,所以能做出价格&销量变动曲线。相应的,价格&销量变动曲线的斜率越陡峭,就说明价格弹性越大,产品并非刚需,消费者对价格很敏感。斜率越平稳,说明产品越刚需,对价格不敏感(如下图)。

看起来非常简单清晰,对不对。然鹅现实工作中,为啥这玩意很少有人用呢?

二、现实困境

现实的难点是:要怎么知道这个需求函数“Q=1000-4P”。本能的想法是:我先标个价格,比如100元,然后再降低到90、80、70、60……然后再提高到110、120、130、140,这样不就能测出来了?

额,想法很好,现实中有5大关卡,让这个玩法行不通。

关卡1:竞品

如果一个产品好卖,很容易被竞品盯上。据说现在河北的电商玩家,已经强大到别人家正在直播的新款衣服,不等直播结束就整出“9块9包邮”的仿款上架销售,这还咋玩。竞争对手的速度,不会允许好卖的商品慢慢测价格。

关卡2:消费者

如果一个商品,真的今天90,明天80,消费者只会坐地观望,觉得“反正都会打折,不如我再看看……”所以连续打折把牌子打烂了,就是这个场面。

关卡3:羊毛党

可能大家会联想到另一种测试形式:大数据杀熟。在后台投优惠,测试一下。这样很容易让羊毛党盯上,但凡商品好卖一点,薅羊毛、窜货、乱价都满地都是。

关卡4:工商局

这个不用说了,大数据杀熟问题正在风口浪尖上,被媒体怼,被监管怼都是早晚的事。

当然,还有个隐藏关卡5:市场部/销售部。

市场部会说:“老子上这一款就是要爆!爆!你懂吗,扯什么叽叽歪歪的”

销售部会说:“到底啥价有个准没有,没个准头,销量上不去你负责?!!”

更不要说饥饿营销的玩法,首批限量100人19元,不买涨价到199元,还是限量100人,不买再涨价到299元,还是限量100人……过几天再来个“珍惜爆款199元限时返场……”这种套路在很多地方都有用。丫连基本假设:价格与销量成反比,都打破了。

╮(╯▽╰)╭ 为什么理论与现实有这么大差异呢?

三、问题来源

注意:学术研究之所以叫“学术研究”,就是因为它不等于现实操作。学术研究的基本做法,就是从现实中抽象出基础的模型框架,再结合现实,越做越深入。所以完全没必要遇到点问题就大喊:“读书无用”“都是忽悠人的”……

定价模型理论与现实的差异,来源于两点

第一:现实中可以制造非理性消费,违反了经济学“理性人”基本假设。

比如饥饿营销大多发生在粉丝群体里,容易引发情绪共鸣,无视真实生产成本。饥饿营销的产品,也常常是科技产品、文化艺术产品、设计型产品,产品设计独特、噱头大,容易捂盘惜售,从而引发哄抢。这个时候应该参考营销学的理论,而不是经济学。

第二:现实中大部分企业只是市场小玩家,无法了解全面供需情况。

很多商品,如果统计全行业销量,肯定和价格是反比关系。但是具体到一家企业,其面临的消费者很有限,其面对的只是整个需求曲线中沧海一粟。这时候,消费者更多与同类竞品比较,因此竞品远比消费者需求,更能决定价格。

所以,想做好自己企业的定价。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和业务计划的做法,而不是死磕书本,企图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四、现实做法

现实中想做好定价,有更简单、靠谱做法。

第一:先定营销方案

要定的包括:

  1. 产品定位的档次是什么?
  2. 产品对标的竞品是什么?
  3. 产品计划的销量是什么?
  4. 产品营销的节奏是什么?

有了档次和竞品,就基本圈定了产品价格范围。

而总销量和营销节奏,则圈定了产品价格玩法。

其基本策略,可以用于一个矩阵模型来描述(如下图)。

第二:再定成本基线

注意,成本的核定,和书本上讲的是完全一致的。成本部分,除了互联网广告投放成本很玄学以外,其他成本大多来自生产线,因此容易核算清楚。

知道基线以后,就能结合营销策略,初步定出价格方案。

如果是薄利多销,就可以敞开了打价格战;

如果是高端路线,就得端着卖贵一点。

第三:测试新品定价

在上市前,还没有真实价格&销售数据,因此只能通过测试方式获得反馈。

相关方法,在市场调查领域有很多做法,比如:

要定的包括:

  1. 结合功能点,测试哪些功能点是值钱的硬属性,哪些是无感的软属性
  2. 成品盲测,各个成品混成一堆,盲测价格,看产品品质是否过关
  3. 带品牌测试,加入品牌因素后,再测看牌子 产品是否值特定价钱
  4. PSM测试,在品牌、产品都定性以后,做弹性测试,看价格涨跌幅范围

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同学看找市场调查内容来看。

除了调研,在产品内部咨询、预订货、提前场发售等阶段,也可以收集来自行业专家、经销商、KOL的意见,不过大部分是定性方法,这里不一一列举。

第四:上市后产品调价

产品上市后,首发价格已经公布,后续只能在此基础上做浮动。不过浮动的策略也是有很多的。

涨价策略,可以搞饥饿营销,可以搞限量版,可以搞捆绑组合。降价策略,可以搞大数据杀熟,可以做优惠组合,可以搞季节性活动。总之,通过后续营销手段,在首发价格基础上弥补不足。这些大部分跟营销活动策划有关,有机会再单独分享。

五、小结

实际上,但凡书本知识,和大众心理、社会舆论、用户喜好等撞上,都会有多多少少偏差。不止定价模型,经典模型如EOQ,AHP、概率决策等,都会遇到问题,后续再和大家慢慢分享,敬请期待哦。

专栏作家

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学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咨询顾问,在互联网,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个行业有丰富数据相关经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搜索更多有关“ 薪酬市场调查的主要方法有什么”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08-2024 ManBetXapp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