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ManBetXapp > 百科 > 教育 >正文

一如既往什么意思

人气:150 ℃ /2022-11-26 22:01:48

一:完全;往:从前,已往。一如既往是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它出自《第二次握手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一如既往是动宾式成语;常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一如既往”和“始终如一”、“自始至终”;都有“一直不改变”的意思。但一如既往偏重在“如同从前”;“自始自终”仅指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如一”偏重于两者。

可以举例为“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或是“张老师虽身患重病,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给学生上课。”

一如既往下一句怎么接

一如既往,清零是一条孤独之路

最近各地疫情全面开花,昨天重庆新增409 7437例;广州新增1465 7192例;北京新增509 1139例……同前几日“都是无症状,问题不大”相比,值得警惕的是这几天新增本土的数据已经上来了,尤其是北京,新增本土占比达到惊人的30%,几近三分之一。

于是争执仍然在继续,一方认为:奥密克戎进化到现在,毒性已经很弱,再加上目前的趋势非人力所能控,继续清零得不偿失,应当放开。

三个点:一是传染性太强控制不住;二是毒性很弱没必要控制;三是破坏经济得不偿失。

另一方认为:必须清零,我国不比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多,医疗资源少,医疗一旦被高人口数击穿,高感染率不仅会填补毒性弱这一点,还会令很多其他产业停摆。

也是三个点:一是人口多,哪怕致死率低放开也会死很多人;二是医疗资料不如西方国家,被击穿后其他疾病便无处就医;三是感染新冠后一样要停工停产,到时候经济损失比清零更大。

清零和共存的争议并非从今天开始,早在西方国家放弃防疫起,要效仿之声就不绝于耳。

对此我只问共存派一个问题:既然放弃防疫就能直接战胜病毒,请你们告诉我,为什么国家要动态清零?

如果你无法回答,那么接下来我就讲讲共存会带来的最严重问题:医疗被击穿。

目前最新ICU数据统计来自2021年《中国卫生资源》,其中写道:每10万常住人口综合ICU床位数为4.37张。

按照这个数据也可以算出我国14亿人共有ICU床位4.37*14000=61180张。

那么那些和病毒共存的发达国家的ICU床位数如何呢?

根据OECD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每10万人拥有的ICU床位数就超过了21.6张,那时候我们是3.6张,全球平均是10张。

虽然差距惊人,但光看这个数据大家根本没什么概念,我们换种说法:我国有规定,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的 ICU 病床数不少于医院病床总数的 5%,二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的 ICU 病床数不少于医院病床总数的 2%。

所以按照这个标准,你基本上就能大致得出你所在城市的ICU床位数了。

举个例子,安徽省淮北市的“淮北矿工总医院”是三甲综合医院,该院共有床位1450张,那么可以算出该院有ICU床位73张。

这个数量何其之少?实际上,医院的ICU床位还远比规定中的少,“淮北矿工总医院”真正的ICU床位只有30张。

ICU床位对于新冠重症患者而言,是必备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确诊新冠后达到重症,但是又没有ICU床位,那么他基本上是没救了。所以欧美的富人并不怕新冠,因为无论如何,他们都不需要担心自己成为重症患者后没有ICU床位。但是那些一般的家庭,甚至穷人呢?

关于这一点,印度被新冠击穿之时的画面很有参考价值。那是去年4月份,印度火葬场零件烧融的新闻几乎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恒河浮尸,木柴火葬触目惊心。至于说那次印度死了多少人,印度官方根本就没敢通报具体的数据。

有一种说法是什么?毒性降低了,重症率自然也降低了,全国6万张ICU床位虽不够,但谁又知道第一波感染之后免疫力提高重症率会不会继续下降呢?

有这种思想的人极其可恶,因为这是企图把普通百姓的生命交给未知与命运。并且,谁告诉你们重症率降低了?共存派吗?

上一轮疫情爆发是今年3月份和4月份,4月10日确诊病例达到20万以上,当时的重症数为80;当重症数超过100人时,确诊为30万。

这一轮疫情爆发应在10月份左右,11月19日确诊人数超过20万以上,但重症数已超95人以上;而当重症数超过100人时,确诊仅为23万。

时隔7个月,重症率提高了。

换句话说,奥密克戎并没有降低国内对ICU的需求,反而增加了。要和病毒共存的人,请问对于那些确诊后重症,却有没有ICU床位提供的人,要怎么办?眼睁睁看着他们躺在家里去世吗?而那会是哪一批人,想必每个人心里多少都有数。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那就是院感。因为共存,所以医院内肯定也会出现感染,确诊新冠的护士、医生当然不能继续给别人看病,就像大家所说“世界上不止新冠一种病”,而患有其他疾病的人本身免疫力就低,一个确诊新冠的医生护士看护,那么只会增加他的健康风险。

因此院感后医生和护士都要居家隔离,医生护士越来越少,其他急症便会出现没有医护的情况,这比此前众人夸夸其谈的次生灾害,将严重数倍不止。

一直都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之所以动态清零,是不愿意三年的努力付诸流水。

这是避重就轻的言辞,温室之中的人自然而然的忽略了一个三年动态清零带来的重大效益,那便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第一轮新冠疫情。

简单说,我们有14亿人,但直到现在,99%以上的人根本就没感染过新冠,你和国外那些连续被新冠洗礼了三四轮的人并不一样。可以这样描述:三年动态清零带给了我们安全,但是也让我们不敢轻易放开,因为我们的情况和国外完全不同,谁也无法预测一旦共存,情况会不会数倍严重于西方各国。

这就好比“临床验证的参照物和我们并不一样,数据的可参考性自然要大打折扣。”

这个险,国家不敢冒,只能尽力拖着,直到拖不下去了,直到新冠的致死率降到不能再降了,那便是非人力所能为,应了那句话尽人力,听天命,无力回天而已。

“二十条”发布时,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多次提到“两害相权取其轻”,该封控的时候,就严格清零;该放松的时候,就决不允许加码。前两天有人看到石家庄放松防控、取消全员核酸时就说转向了,可昨天呢?河北省发布会点名石家庄,恢复全员核酸,不允许漏掉1人。

与此同时,郑州封控5天;广州加速建方舱;上海发布防疫新规……想必北京和重庆,也正在路上。

动态清零在今年春节、明年一二季度一定会继续实行下去,根本不用怀疑。如果要问原因,那就是我们还没准备好,我们的医疗资源不支持与病毒共存,国家从未打算放弃普通群众。

有人说,对于老百姓而言,这是一种选择。我觉得不是,何须选择,跟着国家政策走即可。只有那些一心一意要学日本、学美国、学欧洲的人,他们才会需要选择,在中国和日本,和西方列强之间,作出一个选择。

动态清零,是一条以“保护”为中心的孤独之路,它不被理解,也不被感谢,那又何妨。

搜索更多有关“ 一如既往什么意思”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08-2024 ManBetXapp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