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范文
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怎么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简述原文内容,其次点明基本观点,然后围绕观点讲道理,最后围绕观点联系实际。
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范文1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这是林语堂比下的苏东坡。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正是因为这本《苏东坡传》,才能让我们深入的了解苏东坡。
当你细细的去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尤其是像苏东坡这样凤毛麟角的伟大人物,你总是会被他身上某一种性格或气质所折服,而我最欣赏苏东坡的,便是他豁达的人生观。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所以,他这一生,虽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狗苟蝇营的政治勾当之上。就算被流放到中国域外的蛮荒琼崖海岛,他仍然以坦荡的胸怀处之。他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一生。我钦佩这样乐观的人生态度。
当然,他也是一个天才,是散文学家,是新派的作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诗人,是……但他没有借用他的天才大脑刻意去达到某些目的,他保持天真纯朴,终身不渝。他的诗词文章,皆自然流露,顺乎天性。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也难怪这么多诗作能流传至今,使无数中国的读书人所倾倒、所爱慕。
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范文2
读完《苏东坡传》,在看到结尾处的“万古不朽”时,心中觉得怅然若失,竟真的有些舍不得,明明知道他早已作古,奇怪的是我到现在才真正认识他,并努力透过书去了解他,但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
每个人的年少都怀着雄心壮志,可世事无情,梦想总被“雨打风吹去”。苏轼说“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但“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不如“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宦海沉浮,几近颠沛流离,最让我为之钦佩的是苏轼他的恬淡自足,似乎到哪儿都是家乡,一副乡土派头,融于山水之间。
一杯茶,一幅远山的画,一个美好的梦想,就不难感受到苏轼为之推崇,并躬行实践的清欢了。
一本书讲述一个生命,这个生命其实又活了,并随着每一个读者的阅读一次一次上演他的人生舞台剧,我们也随着他的心情跌宕起伏,感受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当豪情经过磨练,渐渐转为平实,一颗心安静下来,开始着细小处为民造福,苏轼处处为民请命,囤积粮食,以抵灾荒。久旱降雨,他比谁都高兴,一州一民是他不可割舍的责任。
我想,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抱怨这抱怨那,不如抬起头多看看身边的美好事物。人总要经过许许多多的磨练,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态度。
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范文3
我是怀着与两位天才对话的欣喜之情,来阅读《苏东坡传》的。
苏的才华,自不必浅学评价了,至于“脚踏东西文化,心平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其名也早已贯天下、垂青史,更不消多言。
给古人做的传记,我以前也读过几本,然而大都工于学术,读起来如同面对戴着瓶底厚眼镜的老学究,压抑之余,兴味寡然。比如有梁启超先生著,叫做《王荆公传》的,叫浅学很是自愧于学而不精,乃至搔首弄姿,汗如雨下,大有与字典同归于尽的冲动。
和理解最遥远的距离是仰慕,想必林语堂先生是深晓此理的。所以他才会用一种介绍朋友的语气,以有那么点英雄惜英雄的心情为子瞻作传吧。托了老外的福,这书里是见不到“之乎者也”一类了。我们也应此得见一个有血有肉的东坡居士形象。这一点,怕是前无古人的吧。
在静寂的夜晚,我聆听着苏子的脚步声,和他一起走遍中国大半个中国,与他一道为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疾呼。在苏看来,贬谪实在只是换个地方,他的责任实在一分未减。他见不得大宋农民在丰收的.日子也必须举家逃荒,流离失所,所以只能大声疾呼。后人谈苏轼,多敬佩他的旷达,却不知这份旷达只用以面对他自己的苦难,对他人的苦难,苏大多是流下同情的泪水。
苏的名声是伴着他的贬谪越传越远,越传越大了。他在詹洲的文章,竟不需几月就能传到京师,成为得势者喉中鲠住的鱼骨。于是一贬再贬、越贬越远,便成了苏人生的常态。“你啊,满肚子不合时宜。”侍妾朝云竟是这样聪慧,一语道破苏的宿命。
但我想,这句玩笑话必是含泪说的吧。
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范文4
从小就读苏东坡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忧愁,“大江东去浪涛尽”的气势……无不流露出诗人的豪迈奔放。可我对苏东坡的了解甚少,直至读了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传》,才知道苏东坡原来是千古奇人。
苏东坡既是虔诚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他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只有他自己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与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他热爱生活,在美食方面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东坡情感丰富,对其亡妻寄以青丝,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表达了自己的伤痛。苏东坡是刚直的,即使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不改犀利的词风。他写诗讽刺“群鸟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卖青春”对荣耀表示鄙夷。他知己无数,兄弟情深,苏东坡又是幸福的。
苏东坡有一身浩然之气,王安石变法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学,也表现出他个人的气质与风格,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回归与清纯与空灵。他习惯了淡泊,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苏东坡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超凡脱俗,刚正不阿,坦坦荡荡,使他任何环境中处之泰然,宠辱不惊。
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但也是豁达的一生。身处逆境也不觉痛苦,脚踏荆棘也不觉悲凉,始终保持开朗,像他的诗词一样千载有余情。
细读“大江东去浪淘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原来这些都是苏东坡开朗的态度和别样的人生哲理。
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范文5
在孩提时候就知道苏东坡,不过,真正认识苏东坡是读了《苏东坡传》之后。
做为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他文采飞扬,谈笑风生;作为官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作为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他乐观豁达,清逸旷远。
苏东坡的一生,命运坎坷,仕途崎岖。但这不能阻碍他。王安石得势,几乎所有忠良贤能之士都弃官而去。苏东坡在连上三书之后不出预料的被贬,但他绝不因此退缩他将新政的不满与缺陷诉诸笔端去因此得罪了当权的群小,遭到逮捕,险些丧命。但他说:“若遇饭中有蝇,仍需吐出。”于是群小继续对他进行欺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屡遭贬嫡。甚至被贬蛮荒之地海南岛。
可是那些群小自认可打败苏东坡的措施却没使那些小人达到目的。苏东坡管理之处政通人和,他颇受百姓爱戴。他处处为百姓着想。练习瑜伽,研究佛道,与高洁之士相交,访山水,与高僧相研佛道。林语堂笔下这样评价这位文坛巨子:“苏东坡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苏东坡一生清贫但一世为人坦荡。回看那些群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荣华富贵却也不可能有苏东坡半分的安逸。他们的生活充斥着算计与仇恨。其实所谓权力,所谓地位不过过眼烟云,转眼不见,又何必太为权财所困。
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写到“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如果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是以此为乐,那么读《苏东坡传》也是一种快乐。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的个性,品尝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从他的事迹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启示。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苏东坡传第一章读后感
精读林语堂《苏东坡传》读书笔记02
2022年7月30日已经读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并加看了莫言的生死疲劳。越发觉得苏东坡传好,苏东坡好,林语堂也好。争取补齐所有笔记。开始第一章文忠公。
题目真好!文、忠,两个字概括苏东坡,让人感叹中文的力量。就用两个字,就只能是这两个字。意义我的理解不同。文,没问题。苏东坡首先是文学家。他是真文学家,林语堂说苏东坡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而且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他举了当时的例子,欧阳修收到苏东坡的文章就欢乐终日。皇上看到他的诗文就忘食。能理解郭德纲的相声让人快乐,能理解苏东坡的文章让人快乐吗?不一样,但直到现在,苏东坡的诗文仍然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或许我理解的快乐有些狭隘吧。相比欧阳修看到苏东坡文章也不是哈哈大笑的。文学家首先得自己喜欢,像苏东坡这样的文学家当代好像没有了,降低标准,像苏东坡这样喜欢写作,写作是生活中最快乐的事又有几个呢?
再说忠。这个皇上的意思是忠于他。但苏东坡的忠更应该写作衷!他是千古第一坦荡人,看文章就知道。林语堂的表述为发自肺腑的真纯!这就是林语堂的文字能力了,有些用尽全力描述的感觉。孔子把这个叫做思无邪!孔子、苏东坡、林语堂都是真纯的、思无邪的!苏东坡更有才!
开篇第一章,看到林语堂文章的老道和深度,一章看似散、总括苏东坡,感觉不错。
这一章有个李琪的故事。搜了搜,大概这样。官伎李琪酒席间向苏轼索诗,苏轼写下了平淡无奇的前两句诗:“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然后接着喝酒,吊胃口。苏轼在黄州住了五年之久,也没提到过名气很大的李琪。李琪注定失望!把胃口吊足后,苏轼继续吟出后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苏东坡善于用典,不知其典的人来说,自然体会不到个中精妙。
杜工部,即是杜甫,西川即四川,杜甫曾在海棠之乡四川待过八年,留诗数百首,可一首都没写过海棠。有人问其原因,杜甫说虽然他十分赞赏海棠之美,但他觉得凭借自己的水平很难完美地描绘出来,索性就不写了。所以说,杜甫不是不想写不愿写,而是不敢写,他怕写出来的东西不极致,那么诗歌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苏轼引用杜甫之典故,用意很明显:杜甫八年都不敢写海棠之美,我才五年,对于你李琪的美更加不敢造次!苏东坡撩妹的境界可不是一句美女可比!
当然也有人考证,杜甫的母亲名讳海棠,所以在号称“海棠香国” 的西蜀生活了十年的杜少陵,从未写过与海棠相关的诗句。王禹偁曾说:“少陵在蜀,并无一诗话着海棠,以其生母名也。”洪迈的《容斋随笔》中也有“杜少陵母名海棠,故不咏海棠,理或然欤”的记载。虽如此,然杜母真名早已无法考证,但杜甫没写过海棠诗却是事实。这个考证显然是想坏苏东坡的好事、好诗!
推荐
- 1Win10提示我们无法设置移动热点怎么办275
- 2台式电脑如何配置双显卡(独显和核显切换)164
- 3什么时候去西藏旅游最好114
- 4华为认证如何考281
- 5人事岗位辞职报告范文165
- 6班级英语自我介绍范文278